
電話:0755-2720 1005
手機:13923810395
E-mail:2660837279@qq.com
聯系人:金先生
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一村沙一西部工業區
郵編:518104
東莞制造業轉型面臨的問題
東莞制造業轉型面臨的問題
導致經營吃力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。新勞動法規定了工人底薪與加班費的標準,就不像先前那樣由企業自己來定工人可以發多少工資了,企業賺沒賺那么多利潤,都必須這么發。現在其工廠的工人月工資平均在4000元左右。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,一些日資、韓資的工廠,轉移到東南亞去的非常多,那邊勞動力便宜,像越南,每個人工每月只要1000元左右。工廠的訂單隨之減少。一邊是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,客戶一直在降價,利潤非常薄。
一個正常的技術工人,月工資5000元左右,做得好的,六七千、七八千的都有,都是這兩年調整上來的。而與東莞制造人工形成對比的,在東南亞,孟加拉工人人均工資四五百元,達到500元的不多,越南也就1000多元。工資、廠房、面料等各個方面的開支都在漲,只有利潤在下降。原來東莞的服裝業都是靠歐美的訂單,現在訂單越來越小,歐美的大單都發到柬埔寨、越南、孟加拉、印度這些地方去了,因為在那里人工成本更低。
2013年,東莞的一個用工成本大概是2506元,年均增長23%多點,企業的人工成本壓力很大,這就形成剪刀差:一方面人工成本越來越高,一方面制造業的利潤越來越差。
中國在這幾十年來,通過加工貿易參與全球的產業分工,來贏得自己的發展,這種模式,東莞是最經典的了。
近年來,圍繞著產業轉型升級,東莞市政府曾做過一系列努力,而作為其中的一個方面,機器人產業被列入該市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方向。東莞市政府投資27億元,正在建設機器人產業基地,而自2014年9月開展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申請以來,截至今年4月,已收到有效申報項目505個,初步統計,這批項目總投資42.6億元,預計可減少用工34378人。
機器換人是為了提升傳統制造業的科技含量,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,同時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,提高產品質量。就減少勞動力依賴來說,一個機器人大概能換6~8個工人,如果全市的加工制造企業都能用上的話,就能節約幾百萬的勞動力。
現在機器換人是東莞市政府的扶持項目。有專項資金,如果你的工廠用個機器化設備,就可以申請這項資金。而據筆者了解,東莞的有些制造業工廠,迫于勞動力成本不斷高企的現實,在政府進行專項扶持之前,作為企業的一種自我調整,早就準備或者已經實施機器換人了。
而隨著機器換人產業在東莞的熱度不斷提升,也有制造業從業者表示憂慮。“現在政府鼓勵智能化也就是機器人產業,大家一擁而上,它會不會跟光伏、LED產業一樣,最終死一大片呢?”一位制造業從業者告訴筆者。這位制造業從業者認識幾個“做機器人的”,“他沒有什么技術,看到大家都在做機器人,就掛一個牌子,說是要做機器人,怎么做呢?是去美國或者馬來西亞,買個東西回來,然后搞個研發部,七八個人,一拆一裝,調試好,就進行大批量生產,根本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。”
在2013年之前,廣東有6家做機械手自動鎖螺絲機的企業,其中深圳三四家,目前,東莞已經有100多家做這種機械手自動鎖螺絲機的企業了。只有一家,你要做什么樣的設備,可以訂制。也就是根據需要設計程序,這就是研發了。而其他那些根本沒有自己的技術含量,尤其是坐標式自動鎖螺絲機,絕大多數都是做點膠機、焊錫機、貼牌機等企業,購買一臺送釘機然后自己組裝,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,唯一的競爭力就是價格便宜。
東莞的機器人產業會不會也要回到原來代工的路子上去?除了土地,東莞的其他經濟要素都是外來的